品悟丨《易经》解读起来为什么不易

194
超级管理员 发表于 2022-01-28 10:28:40

  《易经》是我们中华文明中非常核心的文化,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。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,可是《易经》从伏羲八卦,一画开天,据考证有八千年之久,确实蕴含无数圣贤的心血。


  《易经》分为三部,天皇氏时代的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秦汉时期的易书《周易》,一起称作“三易”。


  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是我国远古时代的文化典籍,现如今已不知所踪,有人说《连山》与《归藏》不是失传了,而是被改了名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,又或其它名称。


  也有说《连山》与《归藏》于汉代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经或亡佚。此二易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。


  现留存于世的仅《周易》一本,相传伏羲之先天八卦,周文王之后天八卦,周朝的时候,周文王创作后天八卦,故因此得名《周易》。


  《易经》在传承的过程中投注了很多人的心血,如果说伏羲是《易经》的“开创者”,周文王是《易经》的“发展者”,那孔子就是《易经》的“完善者”,孔子与《易经》还有一个典故——《韦编三绝》。


  在孔子那个年代还没有纸,人们通常是把竹子削成一片片的竹签,把上面的青皮刮去,用火烘干后,将字写在上面,接着用异常牢固的牛皮绳子按顺序遍联起来,这个过程称为“韦编”。


  而孔子晚年开始研读《易经》,这本古书博大精深,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,一遍又一遍地翻阅,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好几次,只好换上新的再读。后来孔子还为周易写了《十翼》(即《易传》)。


  经过这么多人努力的注解,为什么解读起来始终不容易?从以上我们可以了知到,《易经》不单单是我们现在用来算卦或者用来测算的。


  实际上是我们的文化,同时它还是我们古代的心学,是在讲事物变化的辩证规律,以及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。


  所以它可以用来测卦和卜卦,就是它可以预测未来,因为它非常的深奥,从某种程度来说,它是通我们人的心性,又通物质运转的规律,两者之间的辩证,也就是我们中华的起源文化。


  其实按我们现在的语言,《易经》涉及到有哲学概念、有科学概念——事物变化是不是有科学概念?同时又有人文文化概念等等。


  那这样的一部经,解读起来没有一定的内涵和国学功底,当然不容易了。对于没有一定国学功底的人来说,《易经》看起来就像是一本“有字天书”,字都看得懂,意思领会不明白。


  所以易经解读起来可以说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有的人用来算卦,也有的人拿来修身养性、道德修养等等,所以《易经》可以说是经中之王,也是我们文化的起源。


  不要企图去把《易经》读懂,文字里面有含义,还有法义。很多伟大的贤者,对经文,他可能只是读懂了其中的含义,至于法义,也是幸得一知半解,更何况我们普通百姓。


  其实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,大家如果有时间,或者说有这样的兴趣,可以好好地去读读《易经》。


  不求全知,哪怕从里面能获得一点智慧,都让我们终生受益,那这题我们就分享到这里。